疾病治疗:以人为本
发表于:2019-12-27 09:26:06 来源:林之硕 标签:远程会诊系统 点击次数:
大多数人所期待的看病模式应该是不用等待的,轻松的找到关于自己疾病的专家来进行疾病的治疗,为此,厦门迎接来的是建设远程会诊系统实现覆盖全市的统一预约平台,这一改变无疑是改善了全市民的就医体验。
2009年起,厦门市在全国首创“全预约、全自助、全天候”的门诊就诊流程新模式。如今,厦门市已经搭建起覆盖全市的门诊统一预约平台,实现全市号源的统一管理,显著地改善了市民就医体验。
一码解决挂号难问题
近日,每天都长跑的厦门市民刘建,出现了脚后跟疼痛的症状。他登录了厦门卫健委的微信公众号“厦门i健康”,发现厦门市的26家医院都在“预约挂号”栏里,其中包括一家部队医院,此外还可以预约39家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等条件,刘建在厦门市中医院找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的医生。
不用带钱,不用带医保卡,只要带上手机,就能在厦门所有的医院、卫生院和卫生服务中心预约挂号看病。这样的就医场景,在厦门市已经习以为常了。
2006年,厦门市就开始进行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方面的建设;2007年,厦门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2009年起,厦门市在全国首创“全预约、全自助、全天候”的门诊就诊流程新模式;2018年,厦门卫计委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区域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五级乙等(地市级)评审的单位。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姚冠华介绍说,该市创新利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探索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的新模式,通过电子健康卡来搭建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多卡融合”;同时,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厦门行之多年的医改实践和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使得就医流程优化和等待时间缩短,民众就医越来越方便,就医负担也在减轻。
家在思明区的林先生,最近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出院当天,他家属临时有事不在身边,没有人能帮他办理出院手续。得知消息后,中山医院收费处的工作人员,推着医院的移动结算车到林先生床头。很快,林先生用手机完成了结算、打印出院小结等所有出院手续,护士还把要带回家的药品也帮他打包到床头了。
在厦门卫健委医疗大数据的支持下,厦门的所有医院基本都能提供类似这样的床边结算服务。“掌上医院”不仅让患者不要大清早排队候诊,还让患者可以不再楼上楼下跑。
一码解决挂号难问题
近日,每天都长跑的厦门市民刘建,出现了脚后跟疼痛的症状。他登录了厦门卫健委的微信公众号“厦门i健康”,发现厦门市的26家医院都在“预约挂号”栏里,其中包括一家部队医院,此外还可以预约39家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等条件,刘建在厦门市中医院找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的医生。
不用带钱,不用带医保卡,只要带上手机,就能在厦门所有的医院、卫生院和卫生服务中心预约挂号看病。这样的就医场景,在厦门市已经习以为常了。
2006年,厦门市就开始进行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方面的建设;2007年,厦门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2009年起,厦门市在全国首创“全预约、全自助、全天候”的门诊就诊流程新模式;2018年,厦门卫计委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区域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五级乙等(地市级)评审的单位。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姚冠华介绍说,该市创新利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探索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的新模式,通过电子健康卡来搭建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多卡融合”;同时,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厦门行之多年的医改实践和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使得就医流程优化和等待时间缩短,民众就医越来越方便,就医负担也在减轻。
利用会诊系统平台,达到如此快快速的治疗是厦门市民的福音,出现疾病,实现快速的治疗,找对专家,进行积极的诊断,避免误诊的现象发生,让更多的病患者实现快速的诊治不再因为看病贵看病难而影响疾病的治疗!
本文链接:http://www.linzhishuo.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id=1466
相关文章:
上一篇:出国看病:成为患者看病最佳途径
下一篇: 以患者家属为中心的ICU探视系统